古十字街 【历史古迹】

濮阳古十字街位于濮阳县老城区的中心区域,是豫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店铺格局建筑群,具有典型的明清时代建筑风格和特征。(濮阳古十字街是濮阳县城的街区,在很早就形成了“四大街、八小街、二十四条布袋街”的交通格局)2013年被国家文化部、国家文物局公布为“中国历史文化名街”。


濮阳县始建于五代时期,濮阳古十字街以四牌楼为中心,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为主骨架,同时又有多条与主街平行的次要街道为辅的棋盘式格局。东西南北四条街全长1351米,现在四条街是各种小商品批发的小商铺。四条街道共有商户474间,其中有96间是从明清时期保存下来的的古建筑,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,现街区也保存有四牌楼、回銮碑、八都坊等见证濮阳重大历史事件的古建筑。

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绿琉璃瓦覆盖的木石结构建筑便是四牌楼,四牌楼始建于明嘉靖初年,《嘉靖开州志》记载“四牌楼坊,知州龙大有立,为侯春、侯英父子云”。是为了表彰都御史侯英为官清正秉公执法之德而立。它是由四根方形石柱支撑阁顶,高8.6米,长宽各6.6米,面积43平方米,阁顶四角各有斗拱相托,阁檐上挑,上覆琉璃瓦碧光闪烁。四道垂脊各有龙凤鱼马饰件,呈龙飞凤舞,鱼跃马腾状,石柱下的狮子柱是为了保护石柱,以免游客和行人的刮蹭和破坏。

四牌楼顶下四块牌匾,各书大字。东面的牌匾“颛顼遗都”,是取上古时期五帝中的第二帝颛顼在此建都之意,古称“帝丘”,颛顼是昌意之子,黄帝之孙。颛顼20岁登帝位,在位78年,发展农业,编制历法,推行礼法,改革原始宗教,功绩卓著,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,其名声超过了黄帝,濮阳就是帝颛顼及其部族活动的中心。

     西匾为“澶渊旧郡”,是指秦朝时,废分封制,改郡县制,濮阳就是其中一郡(相当于现在的省会),到隋唐时,濮阳为澶渊,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宋辽大战及澶渊之盟就发生在这里。

      南匾为“河朔保障”,古代人把北方称为万物之始,所以北方也称为朔方,黄河以北为河朔,濮阳地处河津要地,也是兵家必争之地,对于保障黄河以南的安全十分重要,故有屏障之称。

       北匾为“北门锁钥”,听其意就知道是掌管北门的一把锁,其地理位置极其重要,是北宋时期开封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最后一道防线,这里的大门一旦被攻破,必然危及黄河以南的安全。

      四副牌匾高度概括了濮阳的悠久历史、古老文明以及重要的战略地位。



城隍庙四牌楼
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和平西路交界处
©2024 Tencent - GS粤(2023)1171号地图数据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