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里是距县城南9公里的堌堆村,濮阳有句话说“十八里堌堆万长高”就是说的这里。万丈的高度肯定是夸张的,但长期以来,这里就是一处高地,是风景名胜区。明嘉靖《开州志》记载:“瑕丘在州南十八里,纵横十五丈,西附小丘,高三丈。”这里在春秋战国时代,就已被达官贵人所瞩目,是登高望远的旅游胜地,是士大夫们的乐园。
瑕丘遗址尚在,是东西相连的两座高台,门口左右两碑,一是瑕丘古迹碑,一是游瑕丘记碑,都是清嘉庆九年知州李符清所立。走进山门,绿荫蔽日,碑碣林立,大殿、厢房、法事房一应俱全,这里面积虽小,但结构严谨,布局精巧,给人以天下名刹之感。
大丘上的这座大殿建于清末时期,除房顶曾进行维修过之外,大殿整体保存完好。特别是这两根石柱,雕刻的花纹案栩栩如生,十分的精美。这一组对联是:妙相庄严如操今绳开觉路,行深般弱广施宝筏度迷津。大殿内供奉的神像,有传说是女娲娘娘,有的说是泰山神的女儿碧霞元君,旁供包括孔母、孟母在内的三圣母,以及观音菩萨,后殿楼上供释迦牟尼,可谓是三教合一的圣地,也是乡民们祈福求子的必到之地。
大丘的西侧有一座精巧的石桥,名为步云桥,通过石桥可到小丘,小丘上有一座舜帝大殿,殿内塑有舜帝像,据史学家论证,这里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早年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,史书上有“舜就时于负夏”之说,负夏就是后来的瑕丘,瑕丘就是现在的堌堆,所以这里又被称为舜帝故里。
每年的正月十八是舜帝生日,每到这天,这里将举行盛大的庙会,万人同吃一锅饭。